欢迎访问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科研管理

  • 2025-07-02
    各有关单位:现将《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征集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科教联合支持)项目需求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具体如下,请有意申报老师具体看附件,并于7月25日前将汇总表交至院科研与开发部,电子版发送至652291146@qq.com。联系人:涂老师联系方式:0591-83721357 13605949578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征集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科教联合支持)项目需求的通知.pdf
  • 2025-07-01
    各有关单位:根据闽教规〔2023〕6号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要求,从2024年起,省教育厅每年受理一次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的结题申请,现将2025年福建省教育厅资助各类科研项目(科技类)结题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结题对象1.2022年及之后立项的科技类项目,达到结题条件的可正常办理结题。2.2021年立项的且因客观原因办理过延期的项目(需出具相关材料),达到结题条件的此次也可办理结题。二、结题要求1、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科技类)结题审核要点主要包括:发表的论文是否符合科研主要任务、是否标注项目立项编号、有否存在弄虚作假等方面。2、申请结题的项目,须至少在CN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项目负责人必须为第一作者,所发表论文须标注相关项目资助号),或至少获得一件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授权专利(要求项目负责人必须为第一发明人)。(省教育厅要求,申请结题应具备项目负责人实际主持完成并作为第一完成人署名的研究成果。项目结题成果内涵必须与项目主题高度相关,研究项目成果发表时须标注“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特别注意,结题成果
  • 2025-07-01
    各有关单位:根据省教育厅新修订的《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闽教规〔2023〕6号,附件1),从2024年起,省教育厅每年受理一次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的结题申请,现将我院2025年省教育厅社科研究相关项目结题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范围1、项目结题。2021年以后立项的福建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关项目(包含2021年、2022年立项的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2021年以来立项的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一般项目及有关社科类专项项目),达到结题条件的。2021年立项的项目本年度为省教育厅最后一次受理结项申请。2、项目清理。对于福建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关项目,超过项目执行年限、未申请结题或未达到结题条件的课题,原则上将予以撤项。3、延期申请。省教育科研项目自批准之日起,执行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委托项目执行年限依委托单位要求。项目因故不能按期完成而需要延期的,项目负责人须填报延期申请,经科研与开发部审核并报省教育厅批准,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2021年度立项的项目,本年度无法结题的须填报《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
  • 2025-06-13
    各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开展“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专项课题研究的报告》,根据《福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研究方向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林则徐的重要论述和保护林则徐遗迹重大实践的研究2.林则徐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3.林则徐的历史贡献及其影响与启示4.林则徐与闽都文化基因的关联性研究5.林则徐家风家训述略6.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践研究7.福州林则徐遗迹的符号化与社会记忆构建8.清代福州口岸鸦片贸易与林则徐禁烟思想的萌芽9.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的当代政治哲学解读10.林则徐吏治思想的实践逻辑11.林则徐海洋观念与21世纪海丝核心区建设的耦合性研究12.数字化技术赋能林则徐文化遗产活化研究13.林则徐文献保护实践研究14.戏曲《林则徐》的改编策略研究15.教科书中的林则徐形象演变‌——民族英雄叙事的百年嬗变各专家学者可参照上述研究选题,适当对选题的文字表述进行修改;也可结合各自研究领域,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进行研究。二、项目组织形式1.采取以先预立项、后立项即结项的形式组织实施。2.专项课题作为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管理。三、项目申报要
  • 2025-06-09
    各有关单位: 根据福州大学科技处通知,转发关于《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第一批福建省青年科技人员育成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闽科才〔2025〕3号),我校开展福建省青年科技人员育成项目申报、推荐工作,具体申报事项转发如下:一、推荐数量育成项目每项资助经费3万元,分为A、B两类,我校A类可推荐16项(其中附属省立医院4项),B类可推荐8项(其中附属省立医院4项),A、B类项目合计最多可推荐数量:100人以下学院(单位)可推荐1人;100-200人学院(单位)可推荐2人(需排序);200人以上学院(单位)可推荐3人(需排序)。A类项目支持科研起步阶段的青年科技人员独立主持项目,开展自由探索研究。B类项目支持技能型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支持具有中级及以上技能等级且聘在技能岗位的青年科技人员。二、申报条件育成项目旨在发挥导向作用,资助引导我省青年科技人员,面向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相关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推动科技人员培养和技术创新,支撑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项目。1.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具有坚实的理论或实践
  • 2025-06-03
    各有关单位:现将我院申报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通俗读物项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宗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推出一批体现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学术通俗读物,推动更多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走进大众、服务社会,不断提升全民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二、申报条件1.申报图书范围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以及交叉学科;图书选题表述要符合项目定位,明确反映研究对象,简明规范、科学严谨、通俗易懂。2.申报图书须反映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问题和最新成果,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3.申报图书须坚持学术性和普及性相结合,面向具有一定社科知识基础的读者群体,语言生动活泼,形式图文并茂。4.鼓励以中华民族历史、党的历史、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经济发展、法治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国际关系中的前沿问题,传承发展中华优秀
  • 2025-05-30
    各有关单位:转发福州大学科技处通知,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促进我省高校之间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加强人才、技术、资源整合,共同服务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中共福建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福建省高校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经研究,决定面向全省高校(厦门市属高校除外)组织申报2025年省高校产学研联合创。具体通知参见:https://kjt.fujian.gov.cn/xxgk/tzgg/202505/t20250529_6919779.htm,申报条件和要求(一)2025年省高校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团队采取“校校企”方式组建,即由至少2所在闽高校联合(厦门市属高校除外),共同为在闽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成果转移转化,高校科技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应由来自至少2所高校的科研人员和至少1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或研发人员。产学研联合应突出产业需求引导,“校校企”合作机制的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的可行性。(二)申报项目应在附件中提交合作协议,协议内容一般包括:项目研究开发内容及分工、合作机制和成
  • 2025-05-29
    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教政法〔2019〕16 号),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政策、 改革、实践创新等研究,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同意,决定开展 2025 年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转发通知如下。一、课题类别(一)常规课题(我院限额指标:5项)1.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二)专项课题1.教育考试招生研究专项(省教育考试院协同研究)。2.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专项(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协 同研究)。3.少儿工作与少先队建设研究专项(团省委、省少工委协 同研究)。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党建研究专项(省中职学校中共党 建研究会协同研究)。5.学校安全综合治理研究专项(省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协同研究)。6.教育督导研究专项(省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协同研究)。7.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专项(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 心协同研究)。二、申报对象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事业单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等(以下统称教师)。三、申报程序各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下同)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省教育
关闭